概述: 12月5日上午,河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河北省快速推进中医药高水平发展”新闻发布会。河北省卫生健康...
12月5日上午,河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河北省快速推进中医药高水平发展”新闻发布会。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凯介绍河北省快速推进中医药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相关情况;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金龙,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栋梁先生,沧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晓玲,安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婷共同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三级调研员吴志同主持。实录如下:
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三级调研员吴志同。记者高石晗 摄
今天,我们专门邀请到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凯先生,请他介绍我省快速推进中医药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相关情况。同时,我们还请来了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金龙先生,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栋梁先生,沧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晓玲女士,安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婷女士,他们将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凯。记者高石晗 摄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省中医药管理局向大家长期以来对中医药发展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诚挚感谢!
近年来,河北省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中医药产业高水平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全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尤其是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今年2月,省中医药事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河北省争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方案》,提出4个方面17项重点任务,一批促进中医药高水平发展的重点项目落地实施,全省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中医药全产业链管理政策体系日趋完善,中医药影响日益扩大,中医药强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根据这次发布会安排,首先,由我先代表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向大家介绍我省中医药高水平发展有关情况。
一、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逐渐完备。一是推动省局共建。2024年5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政府签署《共同支持河北中医药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合作协议》,重点在中医药综合改革、科学技术创新等6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二是探索先行先试。遴选秦皇岛、保定、邯郸、唐山、邢台5个建设(培育)单位,开展省级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各试验区聚焦主题,创新机制,加大改革力度,取得阶段性成果。保定市成立有内设机构的中医药管理局,保定市、邢台市成立中医药发展中心,邯郸市建设名中医基层服务驿站、创建市县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联盟,唐山市成立县际中医联盟、持续打造县际中医院发展高地,秦皇岛市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综合服务能力不断的提高。2023年6月,沧州市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2024年4月,保定、石家庄、沧州3市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三是推进协同发展。2023年11月,京津冀三地签订《深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医药合作协议》,京衡“名片”工程、“三环五融通十百千万”京廊起点工程等区域协同发展取得新成效。全省建设66个中医药协同发展专科联盟,二级以上中医医院与京津合作项目260余项,京津名中医在我省建立工作室60余个。
二、中医医疗服务发展机制不断健全。一是加快优质资源扩容。广安门医院保定医院、东方医院秦皇岛医院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中医特色重点医院、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等重点项目获得国家投资支持。所有县级中医医院参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61家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二是提升中医诊疗水平。我省17家中医医院的30个专科获批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培育)单位。初步建成以87个国家级中医重点和优势专科为引领、447个省级优势专科为支撑、568个市级中医重点(优势)专科为基础的中医优势专科网络。建设国医堂229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国医堂实现全覆盖。三是推动信息化建设。依托现有中医医疗机构建成互联网中医医院14家。完成省级中医药综合统计平台建设,目前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接入国医堂数量达1516家。四是抓实民生工程。连续两年将中小学生脊柱侧弯防控纳入民生工程,免费筛查中小学生2000多万人次,建立脊柱健康档案。我省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青少儿脊柱侧弯中医药干预试点省份。
三、中医药人才教育培训体制机制不断推进。一是在改革人才教育培训模式方面,推动河北中医学院成功升格河北中医药大学。推进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建设培训基地12家、骨干师资培训中心1家,截至目前累计培训6800余人。深入开展万人“西学中”行动,目前有2万余人参加学习。二是在优化人才成长途径方面,于今年9月底联合省教育厅等5部门印发《河北省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若干措施》,实施燕赵医学“岐黄赤子”培养工程,打造燕赵医学传承创新发展新高地。持续开展国家和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目前已建设国医大师工作室3个、全国名中医工作室6个、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71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工作室59个。三是在健全人才评价机制方面,将河北省名中医纳入燕赵黄金台聚才计划。新评选河北省名中医50名。新获评国医大师1名、全国名中医3名。向社会宣传推介基层好中医81名,激发基层中医药人员热爱中医、钻研中医、服务群众的热情。
四、中医药科研创新机制逐渐完备。一是深入推动中医药定量化研究,成立省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中医药定量化研究小组,在中医诊断设备研发、中药材分析、方剂研究和中医药大数据支撑方面,快速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发展。二是加强中医药科研创新,在省级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中医药专项,省科技奖评审中单独设立中医药组。推动以岭药业“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重组,“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三是打造高水平中医药科研平台,目前已开展6个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新建22个首批省级中医药重点学科、12个中医药定量化方向省级中医药重点研究室。
五、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日趋壮大。一是打造冀药品牌。会同有关部门发布河北省第一批道地药材41种,第一批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加工品种37个,遴选确定4家中药生产企业的11个中药品种开展中药材生产质量规范试点示范建设。二是建设产业链大数据平台。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不断健全完善省中药材全产业链大数据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平台已接入中药材企业、种植基地、第三方检验测试的机构共2600余家,21所公立中医医院纳入平台,初步实现对中药材全产业链追溯功能。三是支持安国中药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在安国挂牌成立省中药材质量检验检测研究中心,在全国率先开展中药材质量研究监测。推动安国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建设河北现代中药农业园区。
六、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开放格局不断拓展。一是深入挖掘精华精髓。建设中医药古籍数字图书馆,截至目前共完成古籍数字化整理13625册,收集民间医药知识334项。二是构建传播新矩阵。搭建“中医药+”传播平台,打造“非常大中医”“我从经典中来”等精品栏目,推出《医祖扁鹊》话剧、《河北馨医路》纪录片等品牌产品。三是打造传播新途径。2024年8月联合省总工会共同举办“冀高一筹河北省中医药职业技能创新大赛”,省、市96名选手参加四诊、针灸、推拿、中药四个赛道,目前已播出15期,累计观看量超1亿人次。四是创新开展惠民活动,联合省文旅厅于2024年8月启动全省中医药文化夜市活动,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中医、学养生,全省各地共开展夜市活动3000余场,受益群众48万人次。推动101家省级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特色学校建设,举办各类校内外活动300余场。五是培养科普新生代。2024年10月举办全省中医药健康科普培训班,培育新媒体达人30余名,累计粉丝量803万人。六是深化对外交流合作。2024年8月省援外医疗队在尼泊尔设立首个中医康复国际诊疗中心。华北理工大学与匈牙利针灸学会举办14届中国-匈牙利医学论坛。2024年7月省中医药局与澳门科技大学签署中医药战略合作协议,冀澳一同研究的白芷标准成为我省首个中医药类国际标准。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深化中医药改革发展。推进国家和省级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支持各地出台一批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创新性政策。二是推动中医药科研创新。持续推进中医药定量化研究,力争在中药材分析、方剂研究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提升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建设一批中医优势专科集群,推广一批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一批中医药人才教育培训项目,开展新一轮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工作。四是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创新性开展系列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打造中医药文化传播新业态。五是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完善中药材全产业链质量追溯相关政策,推动中药材种植、生产、流通全过程管理。
各位记者朋友们,河北省中医药文化渊源深厚,资源优势显著,产业体系完备,发展前途光明,提升潜力巨大。希望媒体界的各位朋友一如既往地对我省中医药工作给予关注和指导,愿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深化中医药各领域综合改革鼓劲加油,不断释放中医药多元功能和文化价值,为加快建设健康中国、促进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感谢张凯先生的权威发布。下面开始提问,请记者朋友举手示意,并通报您所在的新闻机构。
一、医院管理论坛报:请问沧州市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以来,采取了哪些措施推进项目进展?群众有哪些受益?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沧州市自去年6月份成功入选国家首批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城市以来,紧紧围绕中医药技术传承、人才发展、服务模式、管理体系的“四个创新”,聚焦百姓“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的切实需求,谋划了四大工程20个子项目,目前都在如期推进。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一)在体制机制上创新求变。沧州市政府牵头成立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领导小组,财政、医保、人社等11个职能部门任成员单位。出台了涉及编制调整、医保支持、人才教育培训、资金使用、任务指标等5类17项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实施的政策举措,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二)在人才教育培训上多措并举。今年,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若干措施》,柔性引进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4人、岐黄学者5人、省级名中医10人来沧收徒带教;签约全国知名专家,来沧担任实验室兼职首席研究员;通过“西学中”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转岗”等培训为基层培养中医药人员2400余名。
(三)在服务模式上形成特色。全市新增中医类医疗机构90家,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连续三年获评A级;献县中医医院顺利通过三甲中医医院评审;48个乡镇卫生院的国医堂升级改造为“旗舰中医馆”,545个村卫生室建成“中医阁”,形成了“市级增特色,县级强服务,基层补短板”自上而下的服务模式。
(四)在文化宣传上浓厚氛围。打造了“中医药文化+文旅”的新模式,在沧州网红旅游打卡地南川老街设置“国医堂”与“博施中医文化馆”,开办中医药文化健康夜市。成功召开扁鹊、刘完素、张锡纯等名医学术思想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在媒体开设中医药文化专栏,建设15个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17支科普宣讲队,深入校园、社区普及中医药文化,让群众切身感受中医药的魅力。
项目实施一年半来,沧州群众体验中医药服务的满意度逐步提升:一是更便捷。群众通过“中医诊所电子地图”就医更方便;智慧共享中药房建设实现中药处方线上流转、线下配送,拿药更方便;智慧化中医医院建设,省内首家商保“一站式”结算平台的上线,结算更方便。二是更便宜。将中医辨证论治服务费纳入医保基金支付;将18个病种纳入按病种分值付费中医优势病种目录;三级医院推行“预住院”制度;降低二级中医院住院起付线标准;在乡镇卫生院试点实行中医日间病房按病种付费,一系列的举措降低群众就医负担,使中医药服务更实惠。
下一步,沧州市政府将继续深入推动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示范试点项目开展,让慢慢的变多的群众享受到更高质、更便捷、更温馨的中医药服务。
二、河北广播电视台:请问省医疗保障局在促进支持我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方面有哪些保障措施?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在调节医疗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医改等方面发挥了非消极作用。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也是打造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省医疗保障局在发挥医保政策和价格杠杆作用,促进支持我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四项措施:
一是将更多的中药饮片和中医适宜技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目前,我省纳入医保支付的中药饮片892种,中医医疗服务项目164项。
二是2022年11月1日起,将符合国家或省品质衡量准则的中药配方颗粒,且与已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中药饮片相对应的品种,纳入我省医保支付范围,按照乙类管理,个人先行自付比例全省统一确定为5%。定点医疗机构以最低挂网价格购进,可顺加15%销售。既有效减轻了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又支持了医疗机构发展。
三是经专家评审等程序,今年4月份将合乎条件的214种医疗机构制剂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制定了全省统一的医保支付标准。截至目前,我省医保目录内医疗机构制剂达到488种,其中中药制剂432种,占比88.52%。
四是今年8月份联合省中医局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对以纯中医治疗或以中医特色治疗为主、中医特色优势显著、临床路径清晰、质量可控、费用稳定的病种进行遴选,按照“同病异治、同效同价”,“同病加治、增效增价”的原则确定了符合我省实际的中医优势病种和中医特色病种,全省共明确了对91个中医优势病种、270个中医特色病种在医保基金支付上给予倾斜,充分调动中医院参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
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多年来对医疗保障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全省医疗保障工作将从始至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千方百计保基本,始终做到可持续,回应社会解民忧,通过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慢慢地加强人民群众医疗保障获得感,当好人民群众健康的“守门人”,为促进中医药健康发展做出医保贡献。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首先,我代表安国市政府对多年来关心、帮助、支持安国中医药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社会各路朋友,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安国药业特色鲜明,是中药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中药材之乡”,是国内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和中药材出口基地,素有“千年药都”“天下第一药市”之称。先后荣获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全国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荣誉,特别是今年9月19日,成功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构建了三产联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坚持深耕药源,培育绿色创新之根。中药材种植培养面积常年保持在15万亩以上,以“八大祁药”为主的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是全国首批中药材种植无公害生产示范县。推进“1+10+100”工程,与国家药植所、北京中医药大学等知名院校深化合作,华北中药材制种繁育基地、中药材“三无一全”产品基地建设加快推进。
二、坚持筑梦药谷,探索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之路。现代中药工业园区生产配套完善,基础设施“九通一平”全覆盖,入驻企业达到159家,其中,规上企业74家。带领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集群拥有中小企业1035家,拥有农产品加工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44家,今年以来,集群实现盈利收入820.34亿元。
三、坚持智慧赋能,引领现代交易之式。依托数字中药都、智慧战略储备仓储、数字本草追溯电商服务中心、河北省中药材交易中心等,创新“三网合一”“五统一”模式,打造了线上线下相结合、覆盖全产业链的中药材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经营辐射全国各地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中药材质量检验检测全覆盖,检验测率达到98%以上;建设京津冀中药(材)交易买卖平台,应用中药材质量“三级五等”标准,推动中药材质量可控可靠。
四、坚持守正创新,拓展产业联动之链。康养文旅产业深层次地融合,成功创建5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5个国家级、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今年以来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建成开放,以中医药康养旅居为主题的“安国小院”、安国市药王庙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正式运营。全力发展健康食品产业,以“安国药膳”省级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拥有药食同源企业149家,2023年产值6.8亿元,研发了阿胶珠、枸杞原浆等400多种健康食品,3家药膳餐饮企业被中国药膳研究会授予“中国药膳研发基地”荣誉。
下一步,安国市政府将继续贯彻落实习关于中医药发展重要论述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示精神,全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中医药之都。谢谢大家!
四、人民网:请问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围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哪些计划?
谢谢您的提问。为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局从完善标准规范、强化源头质量、支持研发创新三方面发力,加快中药审评审批,推进监管科学创新,保障中药质量安全,推动中药传承创新发展,以高品质监管服务助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快完善中药饮片标准研究,科学开展标准规范制修订工作。用3年时间完成200个我省在用品种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制修订,2022年、2023年共制定发布137个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24年已完成了118个品种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审评,并面向社会公示,预计年底前将发布《河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24年版),有效促进了我省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标准化、规范化。
二是深化中药材源头质量管控,提高中药材精深加工水平。积极地推进《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GAP)实施和示范建设,成功争取国家药监局中药材GAP示范建设省份,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省中医药局等部门共同推进,加强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管理,组建我省GAP专家工作组,发布第一批37个趁鲜切制加工品种目录,遴选和指导示范建设企业组织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生产。目前已对四家药品生产企业的9个中药材品种和种植基地开展了GAP延伸检查,神威药业的金银花、麦冬、以岭药业的连翘、黄芪、板蓝根已通过检查并发布了重要的公告,进一步促进中药材种植、采收、产地加工的规范化、科学化,从源头提升中药质量。
三是鼓励中药产品研发创新,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名方大药和拳头产品。我局构建重点企业“一企一专人”、重点项目“一项目一专员”的“一站式”靶向服务机制,主动对接相关重点项目,动态掌握项目推进情况,在研发、检验、注册申请等不同阶段,提供有明确的目的性地跨前精准服务,促进提高相关企业新药研发能力。在我局全力支持下,以岭药业的通络明目胶囊等4个中药创新药、神威药业的经典名方一贯煎已获批上市;目前以岭药业和神威药业有多个中药创新药和经典名方处于注册申报和临床研究阶段。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习对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殷切嘱托,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主动作为、多措并举、精准发力。
政策上再加力,支持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做大做强,扶持具有独家品种、中华老字号品种的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做大优势品种;引导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发展方便质优的精品饮片;打造创新药品的研发沟通交流平台,支持新技术、新产品加速转化应用。
服务上再提升,提升中药材检验测试能力,建立中药材质量监测工作机制,助力中药材质量提升。
帮扶上再深化,支持将疗效确切、特色明显、不良反应少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品种向新药转化;积极培育一批“名方大药”,打造现代化中药“冀药”品牌;持续推进中药材GAP实施,引导和督促示范建设企业率先使用符合GAP要求的中药材,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
用更大力度、更惠政策、更优服务,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推动我省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也感谢各位嘉宾的翔实发布与答问。如果大家还有感兴趣的问题,会后可以和河北省卫健委宣传处联系。
12月5日上午,河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河北省加快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凯介绍河北省加快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金龙,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栋梁先生,沧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晓玲,安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婷共同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三级调研员吴志同主持。实录如下:
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三级调研员吴志同。记者高石晗 摄
今天,我们专门邀请到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凯先生,请他介绍我省加快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同时,我们还请来了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金龙先生,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栋梁先生,沧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晓玲女士,安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婷女士,他们将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凯。记者高石晗 摄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省中医药管理局向大家长期以来对中医药发展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诚挚感谢!
近年来,河北省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全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今年2月,省中医药事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河北省争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方案》,提出4个方面17项重点任务,一批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项目落地实施,全省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中医药全产业链管理政策体系日趋完善,中医药影响日益扩大,中医药强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根据这次发布会安排,首先,由我先代表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向大家介绍我省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一、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一是推动省局共建。2024年5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政府签署《共同支持河北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重点在中医药综合改革、科技创新等6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二是探索先行先试。遴选秦皇岛、保定、邯郸、唐山、邢台5个建设(培育)单位,开展省级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各试验区聚焦主题,创新机制,加大改革力度,取得阶段性成果。保定市成立有内设机构的中医药管理局,保定市、邢台市成立中医药发展中心,邯郸市建设名中医基层服务驿站、创建市县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联盟,唐山市成立县际中医联盟、持续打造县际中医院发展高地,秦皇岛市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23年6月,沧州市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2024年4月,保定、石家庄、沧州3市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三是推进协同发展。2023年11月,京津冀三地签订《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医药合作协议》,京衡“名片”工程、“三环五融通十百千万”京廊起点工程等区域协同发展取得新成效。全省建设66个中医药协同发展专科联盟,二级以上中医医院与京津合作项目260余项,京津名中医在我省建立工作室60余个。
二、中医医疗服务发展机制不断健全。一是加快优质资源扩容。广安门医院保定医院、东方医院秦皇岛医院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中医特色重点医院、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等重大项目获得国家投资支持。所有县级中医医院参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61家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二是提升中医诊疗水平。我省17家中医医院的30个专科获批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培育)单位。初步建成以87个国家级中医重点和优势专科为引领、447个省级优势专科为支撑、568个市级中医重点(优势)专科为基础的中医优势专科网络。建设国医堂229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国医堂实现全覆盖。三是推动信息化建设。依托现有中医医疗机构建成互联网中医医院14家。完成省级中医药综合统计平台建设,目前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接入国医堂数量达1516家。四是抓实民生工程。连续两年将中小学生脊柱侧弯防控纳入民生工程,免费筛查中小学生2000多万人次,建立脊柱健康档案。我省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青少儿脊柱侧弯中医药干预试点省份。
三、中医药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不断推进。一是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推动河北中医学院成功升格河北中医药大学。推进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建设培训基地12家、骨干师资培训中心1家,截至目前累计培训6800余人。深入开展万人“西学中”行动,目前有2万余人参加学习。二是在优化人才成长途径方面,于今年9月底联合省教育厅等5部门印发《河北省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若干措施》,实施燕赵医学“岐黄赤子”培养工程,打造燕赵医学传承创新发展新高地。持续开展国家和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目前已建设国医大师工作室3个、全国名中医工作室6个、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71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工作室59个。三是在健全人才评价机制方面,将河北省名中医纳入燕赵黄金台聚才计划。新评选河北省名中医50名。新获评国医大师1名、全国名中医3名。向社会宣传推介基层好中医81名,激发基层中医药人员热爱中医、钻研中医、服务群众的热情。
四、中医药科研创新机制不断完善。一是深入推进中医药定量化研究,成立省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中医药定量化研究小组,在中医诊断设备研发、中药材分析、方剂研究和中医药大数据支撑方面,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发展。二是加强中医药科研创新,在省级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中医药专项,省科学技术奖评审中单独设立中医药组。推动以岭药业“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重组,“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三是打造高水平中医药科研平台,目前已开展6个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新建22个首批省级中医药重点学科、12个中医药定量化方向省级中医药重点研究室。
五、中药产业发展日趋壮大。一是打造冀药品牌。会同有关部门发布河北省第一批道地药材41种,第一批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加工品种37个,遴选确定4家中药生产企业的11个中药品种开展中药材生产质量规范试点示范建设。二是建设产业链大数据平台。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不断健全完善省中药材全产业链大数据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平台已接入中药材企业、种植基地、第三方检测机构共2600余家,21所公立中医医院纳入平台,初步实现对中药材全产业链追溯功能。三是支持安国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安国挂牌成立省中药材质量检验检测研究中心,在全国率先开展中药材质量研究监测。推动安国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建设河北现代中药农业园区。
六、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开放格局不断拓展。一是深入挖掘精华精髓。建设中医药古籍数字图书馆,截至目前共完成古籍数字化整理13625册,收集民间医药知识334项。二是构建传播新矩阵。搭建“中医药+”传播平台,打造“非常大中医”“我从经典中来”等精品栏目,推出《医祖扁鹊》话剧、《河北馨医路》纪录片等品牌产品。三是打造传播新途径。2024年8月联合省总工会共同举办“冀高一筹河北省中医药职业技能创新大赛”,省、市96名选手参加四诊、针灸、推拿、中药四个赛道,目前已播出15期,累计观看量超1亿人次。四是创新开展惠民活动,联合省文旅厅于2024年8月启动全省中医药文化夜市活动,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中医、学养生,全省各地共开展夜市活动3000余场,受益群众48万人次。推动101家省级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特色学校建设,举办各类校内外活动300余场。五是培养科普新生代。2024年10月举办全省中医药健康科普培训班,培育新媒体达人30余名,累计粉丝量803万人。六是深化对外交流合作。2024年8月省援外医疗队在尼泊尔设立首个中医康复国际诊疗中心。华北理工大学与匈牙利针灸学会举办14届中国-匈牙利医学论坛。2024年7月省中医药局与澳门科技大学签署中医药战略合作协议,冀澳共同研究的白芷标准成为我省首个中医药类国际标准。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深化中医药改革发展。推进国家和省级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支持各地出台一批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创新性政策。二是推动中医药科研创新。持续推进中医药定量化研究,力争在中药材分析、方剂研究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提升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建设一批中医优势专科集群,推广一批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一批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开展新一轮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工作。四是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创新性开展系列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打造中医药文化传播新业态。五是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完善中药材全产业链质量追溯相关政策,推动中药材种植、生产、流通全过程管理。
各位记者朋友们,河北省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优势明显,产业体系完备,发展前景光明,提升潜力巨大。希望媒体界的各位朋友一如既往地对我省中医药工作给予关注和指导,愿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深化中医药各领域综合改革鼓劲加油,不断释放中医药多元功能和文化价值,为加快建设健康中国、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感谢张凯先生的权威发布。下面开始提问,请记者朋友举手示意,并通报您所在的新闻机构。
一、医院管理论坛报:请问沧州市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以来,采取了哪些措施推进项目进展?群众有哪些受益?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沧州市自去年6月份成功入选国家首批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城市以来,紧紧围绕中医药技术传承、人才发展、服务模式、管理体系的“四个创新”,聚焦百姓“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的切实需求,谋划了四大工程20个子项目,目前都在如期推进。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一)在体制机制上创新求变。沧州市政府牵头成立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领导小组,财政、医保、人社等11个职能部门任成员单位。出台了涉及编制调整、医保支持、人才培养、资金使用、任务指标等5类17项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实施的政策举措,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二)在人才培养上多措并举。今年,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若干措施》,柔性引进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4人、岐黄学者5人、省级名中医10人来沧收徒带教;签约全国知名专家,来沧担任实验室兼职首席研究员;通过“西学中”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转岗”等培训为基层培养中医药人员2400余名。
(三)在服务模式上形成特色。全市新增中医类医疗机构90家,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连续三年获评A级;献县中医医院顺利通过三甲中医医院评审;48个乡镇卫生院的国医堂升级改造为“旗舰中医馆”,545个村卫生室建成“中医阁”,形成了“市级增特色,县级强服务,基层补短板”自上而下的服务模式。
(四)在文化宣传上浓厚氛围。打造了“中医药文化+文旅”的新模式,在沧州网红旅游打卡地南川老街设置“国医堂”与“博施中医文化馆”,开办中医药文化健康夜市。成功召开扁鹊、刘完素、张锡纯等名医学术思想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在媒体开设中医药文化专栏,建设15个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17支科普宣讲队,深入校园、社区普及中医药文化,让群众切身感受中医药的魅力。
项目实施一年半来,沧州群众体验中医药服务的满意度逐步提升:一是更便捷。群众通过“中医诊所电子地图”就医更方便;智慧共享中药房建设实现中药处方线上流转、线下配送,拿药更方便;智慧化中医医院建设,省内首家商保“一站式”结算平台的上线,结算更方便。二是更便宜。将中医辨证论治服务费纳入医保基金支付;将18个病种纳入按病种分值付费中医优势病种目录;三级医院推行“预住院”制度;降低二级中医院住院起付线标准;在乡镇卫生院试点实行中医日间病房按病种付费,一系列的举措降低群众就医负担,使中医药服务更实惠。
下一步,沧州市政府将继续深入推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示范试点项目开展,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更高质、更便捷、更温馨的中医药服务。
二、河北广播电视台:请问省医疗保障局在促进支持我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方面有哪些保障措施?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在调节医疗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医改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也是打造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省医疗保障局在发挥医保政策和价格杠杆作用,促进支持我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四项措施:
一是将更多的中药饮片和中医适宜技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目前,我省纳入医保支付的中药饮片892种,中医医疗服务项目164项。
二是2022年11月1日起,将符合国家或省质量标准的中药配方颗粒,且与已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中药饮片相对应的品种,纳入我省医保支付范围,按照乙类管理,个人先行自付比例全省统一确定为5%。定点医疗机构以最低挂网价格购进,可顺加15%销售。既有效减轻了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又支持了医疗机构发展。
三是经专家评审等程序,今年4月份将符合条件的214种医疗机构制剂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制定了全省统一的医保支付标准。截至目前,我省医保目录内医疗机构制剂达到488种,其中中药制剂432种,占比88.52%。
四是今年8月份联合省中医局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对以纯中医治疗或以中医特色治疗为主、中医特色优势明显、临床路径清晰、质量可控、费用稳定的病种进行遴选,按照“同病异治、同效同价”,“同病加治、增效增价”的原则确定了符合我省实际的中医优势病种和中医特色病种,全省共明确了对91个中医优势病种、270个中医特色病种在医保基金支付上给予倾斜,充分调动中医院参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
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多年来对医疗保障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全省医疗保障工作将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千方百计保基本,始终做到可持续,回应社会解民忧,通过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医疗保障获得感,当好人民群众健康的“守门人”,为促进中医药健康发展做出医保贡献。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首先,我代表安国市政府对多年来关心、帮助、支持安国中医药特色产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安国药业特色鲜明,是中药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中药材之乡”,是国内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和中药材出口基地,素有“千年药都”“天下第一药市”之称。先后荣获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全国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荣誉,特别是今年9月19日,成功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构建了三产联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坚持深耕药源,培育绿色创新之根。中药材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15万亩以上,以“八大祁药”为主的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是全国首批中药材种植无公害生产示范县。推进“1+10+100”工程,与国家药植所、北京中医药大学等知名院校深化合作,华北中药材制种繁育基地、中药材“三无一全”产品基地建设加快推进。
二、坚持筑梦药谷,探索转型升级之路。现代中药工业园区生产配套完善,基础设施“九通一平”全覆盖,入驻企业达到159家,其中,规上企业74家。引导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集群拥有中小企业1035家,拥有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44家,今年以来,集群实现营收820.34亿元。
三、坚持智慧赋能,引领现代交易之式。依托数字中药都、智慧战略储备仓储、数字本草追溯电商服务中心、河北省中药材交易中心等,创新“三网合一”“五统一”模式,打造了线上线下相结合、覆盖全产业链的中药材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经营辐射全国各地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中药材质量检验检测全覆盖,检验测率达到98%以上;建设京津冀中药(材)交易平台,应用中药材质量“三级五等”标准,推动中药材质量可控可靠。
四、坚持守正创新,拓展产业联动之链。康养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成功创建5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5个国家级、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今年以来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建成开放,以中医药康养旅居为主题的“安国小院”、安国市药王庙历史文化街区正式运营。大力发展健康食品产业,以“安国药膳”省级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拥有药食同源企业149家,2023年产值6.8亿元,研发了阿胶珠、枸杞原浆等400多种健康食品,3家药膳餐饮企业被中国药膳研究会授予“中国药膳研发基地”荣誉。
下一步,安国市政府将继续贯彻落实习关于中医药发展重要论述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示精神,全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中医药之都。谢谢大家!
四、人民网:请问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围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哪些计划?
谢谢您的提问。为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局从完善标准规范、强化源头质量、支持研发创新三方面发力,加快中药审评审批,推进监管科学创新,保障中药质量安全,推动中药传承创新发展,以高品质监管服务助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快完善中药饮片标准研究,科学开展标准规范制修订工作。用3年时间完成200个我省在用品种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制修订,2022年、2023年共制定发布137个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24年已完成了118个品种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审评,并面向社会公示,预计年底前将发布《河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24年版),有效促进了我省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标准化、规范化。
二是深化中药材源头质量管控,提高中药材精深加工水平。积极推进《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GAP)实施和示范建设,成功争取国家药监局中药材GAP示范建设省份,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省中医药局等部门共同推进,加强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管理,组建我省GAP专家工作组,发布第一批37个趁鲜切制加工品种目录,遴选和指导示范建设企业开展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生产。目前已对四家药品生产企业的9个中药材品种和种植基地开展了GAP延伸检查,神威药业的金银花、麦冬、以岭药业的连翘、黄芪、板蓝根已通过检查并发布公告,进一步促进中药材种植、采收、产地加工的规范化、科学化,从源头提升中药质量。
三是鼓励中药产品研发创新,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名方大药和拳头产品。我局构建重点企业“一企一专人”、重点项目“一项目一专员”的“一站式”靶向服务机制,主动对接相关重点项目,动态掌握项目推进情况,在研发、检验、注册申请等不同阶段,提供有针对性地跨前精准服务,促进提高相关企业新药研发能力。在我局大力支持下,以岭药业的通络明目胶囊等4个中药创新药、神威药业的经典名方一贯煎已获批上市;目前以岭药业和神威药业有多个中药创新药和经典名方处于注册申报和临床研究阶段。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习对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殷切嘱托,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主动作为、多措并举、精准发力。
政策上再加力,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扶持具有独家品种、中华老字号品种的中小企业发展做大优势品种;引导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发展方便质优的精品饮片;打造创新药品的研发沟通交流平台,支持新技术、新产品加速转化应用。
服务上再提升,提升中药材检验检验测试能力,建立中药材质量监测工作机制,助力中药材质量提升。
帮扶上再深化,支持将疗效确切、特色明显、不良反应少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品种向新药转化;积极培育一批“名方大药”,打造现代化中药“冀药”品牌;持续推进中药材GAP实施,引导和督促示范建设企业率先使用符合GAP要求的中药材,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
用更大力度、更惠政策、更优服务,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推动我省中药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也感谢各位嘉宾的翔实发布与答问。如果大家还有感兴趣的问题,会后可以和河北省卫健委宣传处联系。